政治

PBS 的中国记录片

今天跟上了看最后两集,并且录在了电脑上。一集是讲环境保护的,另外一集讲的是社会问题。总的来说,PBS 还是力图做到中立中肯,讲环境污染的时候,既提到了反面的例子,譬如淮河;也提到了正面的例子,譬如汉江。记得高中的时候在家里看午间新闻,有一个关于淮河污染的跟踪报道,不知道居然过了这么久污染还是这么严重。老家正好在淮河边,回去过好几次,也亲眼见过淮河,不过似乎老家那里的淮河污染得还不是很厉害,可能下游的污染更严重一些吧。湖北的环保似乎不错,汉江的水很清澈,当地自发保护汉江的志愿者还掬了一捧水直接喝了下去,证明水质的甘甜。除了内地的河流污染,记录片也谈论了雅鲁藏布江的污染,主要是生活垃圾。然后谈了沙漠化,提到了一些缺水的地区,也赞扬了政府改造沙漠的政策,并肯定了效果。然后谈了南水北调,讲了三峡,采访了一些学者,还是挺长知识的。第二集讲的是自由与正义。基本上持批评态度,也不出意料。片头有乡村选举,但是最后一集里并未提及,可能前面的剧集里提到过,我错过了。呵呵,算是一个了解国内现状的教材吧,虽然并不一定的公正客观,但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Free Tags: 
Blog分类: 

了解中国

PBS 最近制作了一系列四集关于中国的电视节目 China From The Inside,昨天晚上播放了两集,但是我错过了,听好几个同学都说很好看,查了节目预报,今天晚上(其实是明天凌晨)还会重播,时间很晚了,不过好在有 TV Tuner,打算把这两集节目录下来,明天白天再看,看一下最新的老外眼中的中国。其实电视记录片也是一面镜子,也可以看到功过得失。呵呵,如果我的 TV Tuner 还可以正常的工作的话,很乐意把录制下来的节目与大家分享:)(这个该不算违反知识产权吧,权当录在 VHS 上然后借阅?)PBS的网站上还有关于中美比较的小测试,做了一下,错了两道,有些汗颜,也算是专业领域里的东西了,居然都没弄明白,以后在评论这个 quiz 吧,省得搅了大家做题的雅兴。上帝保佑我的古董级的 ATI TV Tunuer:)

Free Tags: 
Blog分类: 

糊涂的会

会不糊涂,我是糊涂的。上周老板让我去参加一个商学院的学术会议,匆匆扫了一眼会议Schedule,是这个周末,所以就把这事情先丢在一边,忙别的了,周六早上突然想起来要去开会,急急忙忙爬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跑到会议中心,在门口 check in时就被人奇怪了看了一眼。跑到会议室,大致一看桌子都占满了,每个桌子上都放着名牌(名字牌子),仔细找了一下,没有我的位置,窘,莫非来错地方了,来开会的人都不认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商学院的教授,核实了会议的名称,问了一下我该坐哪里,他告诉我要自己到一边的桌子上找到自己的名牌,然后摆放在自己的桌子上。于是匆匆过去,发现只有我的名牌孤零零的树立在那里,还有挂脖子上的牌子,也只有我的躺在那里,心里纳闷,8:30开会,我8点刚过就到了,怎么还成了最后一个?马上会议要开始了,普林斯顿的一个女教授已经上讲台准备开讲了,我又纳闷了,会议日程上写的第一个发言的是一个耶鲁的教授 ,怎么换了,于是两眼冒圈的问了一下旁边一起开会的人,结果被告知那是昨天的安排!ft,原来这会是周五到周六的,而我却以为是周六到周日的,已经错过了会议的大半 -_-! 不过还好,比较感兴趣的几个话题还都听到了,特别是最后一个发言的普林斯顿的一个教授的关于 Failing State and Predatory State的东西挺有趣的。这个教授好像刚刚当选新一任的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的 President,呵呵,主流的经济学都来搞经典的政治学问题,对于政治学家来说,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

Free Tags: 
Blog分类: 

温室气体,中国,美国

看到 Economist 上最新一篇报道,关于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虽然现在美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居世界首位,但是到了2025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将超过美国。当然,这只是排放总量,如果按照人均排放量来说,中国肯定上不了这个榜,大约应该是美国与欧盟居首位。不过毕竟事关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还是该严肃对待的。报告是由一个英国的机构作的,虽然就排放总量而言,中国将与美国不分伯仲,但是这份报告的研究者仍然认为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应该是美国的责任。他给的理由很有趣:

But there is one country towards which Sir Nicholas gestures when he writes of the need for “demonstrating leadership” and “working to build trust”, without which all effort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will fail: America. (China may well become a bigger polluter than America, but persuading it to do something about climate change will be near impossible if America does not act first).

呵呵,特别是括号里解释的那一句,如果美国不先行动起来,基本上不可能说服中国行动起来。这句话倒是很符合现实,不过不太合适用在温室气体排放这个例子上,因为毕竟中国签署并批准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 Kyotp Protocol ,而美国拒绝批准这个条约 (当然另一层原因是中国有“发展中国家”这个档箭牌)。更符合这句话的例子譬如 Ottawa Treaty (禁止使用地雷的公约),Comprehensive Test Ban Treaty(全面禁止核试验),Roman Statute (建立国际刑事法庭的公约)等等。呵呵,从这个角度看中美倒是真的有“共同的战略利益”:)

Blog分类: 

80年前的同行

去图书馆借书,因为毕业论文大致是与中国相关的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与 International Security 的交叉,所以驻足在堆满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书籍的书架前,不经意看到了一本暗红色书皮的书的大标题:China,稍微惊奇了一下,没想到这么巧,会有人和我做的东西这么相近,翻了翻,完整的标题是 China and the Most-Favored-Nation Clause,印入脑海的第一个想法:这本书大概是关于中国和WTO的吧,作者是 Tsung-Yu Sze,看来是个中国人写的,名字下面注释着他的学历,约翰霍普金斯的BA,哥伦比亚大学的MA,PhD,可能是他在哥大的毕业论文吧,不过书的纸色非常的旧,看样子不像是近几年出版的,翻到第二页致谢一看落款:1925 ,再看摘要,是关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中片面最惠国待遇的研究,字里行间透露着唏嘘与不平之意。呵呵,古书上常感慨治乱兴废,于今日在80年时间跨度上的同一topic的不同的 dissertation project 上,倒是深深的感受到了“治乱兴废”四个字的分量,特此一记。

Free Tags: 
Blog分类: 

以色列与真主党的这场仗

今天停战了,倒也没有什么意外的,一个月以前就预料到了这样的结局,不过是重复了黎以冲突旧套路,至于结果,没有明显的胜利者。如果强行的比较一下,失败的是以色列和黎巴嫩,得胜的是真主党。争端是真主党挑起来的,绑架了两个以色列的士兵。以色列一开始的意图就不单单是为了解救这两名人质,而是认为这是教训真主党的好机会,希望借此彻底摧毁或是全面遏制真主党的武装力量,所以以色列在冲突的开始就单方面迅速的升级了冲突。按照国际法的习惯,报复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成比例。以色列的报复显然是不成比例,别有企图的,所以遭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谴责,当然真主党也遭到了谴责毕竟是他们先挑起的事端。

几周的冲突过去了,以色列达到目的了么?没有。它的军事行动不仅没有摧毁真主党,反而使真主党在黎巴嫩变得更受欢迎了。不错,关于停火的联合国安理会1701号决议提到了真主党必须解除武装,呵呵,但是如果决议有用,真主党在 2004年 (1559号决议)以及 2006年 (1680号决议)早就该解散了,这次不过是重申了那两次决议的内容,真主党的武装真的会解散么?当然不会。如果中东的一切冲突都能按照安理会的决议来执行,那里早就该是遍地橄榄树,满天和平鸽了。退而求其次,以色列也曾希望通过这次军事行动,能够控制黎以边境到利塔尼河之间30公里的纵深地带,防止真主党在这一地带对以色列进行骚扰。这个目的达到了么?也没有,以军未能完全控制这一地带,最后的决议,以色列与真主党都撤出这部分地区,转而由黎巴嫩政府军与联合国维和部队接管。但是以后呢?只要真主党不解散,南黎巴嫩还是真主党的天下,现在的这个决议只是推迟了冲突的再次爆发而并没有解决这个冲突。

那么这次冲突的影响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冲突对以色列与黎巴嫩两国的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损伤,特别是黎巴嫩,刚刚太平几天,外资开始涌入,经济发展刚刚起步,这么一闹,外资逃离,经济必然面临衰退,而以色列的情形也差不多,最近一两个月刚开始有起色,这一场战争下来,也要面临萧条了。经济的因素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政治的影响。在以色列,政府对这次事件的处理遭到了强硬派的攻击以及选民的批评,这次战争有可能影响以色列的政治局势,导致更强硬的政府上台。如果在不远的将来这种预测成为现实,那么未来的中东和平进程恐怕就更加困难了;在黎巴嫩,真主党的影响力通过这一仗没有减小反而壮大了,这将严重影响到黎巴嫩政府中各方势力的平衡,为以后的黎以关系以及中东局势增加变数。

这些只是小处的影响,从大处来看,真主党的这次闹剧不过中东地区几场更大变动的序曲。首先是什叶派穆斯林势力的抬头,传统上,即便是在什叶派穆斯林占大多数的地区,掌权的却都是逊尼派穆斯林(譬如伊拉克,巴林等,伊拉克有 65% 的什叶派穆斯林,巴林有75%),而美国搞掉萨达姆,在中东推行民主进程以来,什叶派的势力大大增长,引起环海湾地区国家(什叶派的主要聚集地)政治势力的重组与动荡。这个地区还有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一个什叶派当权的国家--伊朗,这次真主党的表演与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势力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是宗教原教旨势力通过民选的途径抬头,巴勒斯坦民选出了哈马斯,伊拉克的民主进程中宗教的势力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哪一天真主党成为黎巴嫩第一大政党并组阁,那中东的水就更浑了。

Blog分类: 

资本主义宣言


A specter is haunting Europe. It's the gospel of free markets, loosed from chains... ...

呵呵,Newsweek的一篇文章:Capitalist Manifesto,文章批评了欧洲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当然这里的资本主义指的是盎格鲁-萨克森式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欧洲的资本主义与美国资本主义有所不同,这没什么奇怪的,比较政治中有一个很大的方向就是研究 Varieties of Capitalism。有些吃惊的是,当中国的高中课本都在大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欧洲高中课本对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观点却仍然是马克思式的,所以文中提到欧洲现在有一些团体希望改变教科书中关于资本主义的态度,他们共同的目的是:making sur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uropeans is less in tune with Karl Marx and more with Adam Smith. 呵呵,另外一件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学中被推崇备至的维也纳学派(主要的思想者譬如 熊彼特,哈耶克)居然被维也纳大学忽视了半个多世纪,直到2005年起在重新开始被重视。不过这倒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卡尔·马克思在欧洲的影响力与欧洲人对于新自由主义的看法。

Blog分类: 

小布什的粗口

bush.jpg

在 G 8 的午餐会上,布什与布莱尔小声嘀咕着中东局势,言谈间,布什说:

See, the irony is what they need to do is get Syria to get Hezbollah to stop doing this SHIT and it's over.

但是问题是布什忘记关掉了自己面前的麦克风,于是所有的人都听到了这么一句,虽然布莱尔马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关闭了麦克风,但是已经于事无补。呵呵,莱斯马上就要到黎巴嫩访问,试图解决了黎以危机了,布什的这句话看来会给她添不少的麻烦。

Free Tags: 
Blog分类: 

美国关于以色列游说的辩论

挺有趣的一场辩论,又正值中东局势紧张,所以也很有实际意义。辩论的起因是两个月前芝加哥大学政治系的 Mearsheimer 与 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 Walt 的一篇 Working Paper,大意是批评亲以色列的利益集团在美国的游说导致美国的对外政策被其左右,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的不利于美国战略利益的政策。举例说明,譬如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尽管以色列本身也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每年仍然给以色列30亿美元的援助,大大超出了其它任何国家,不仅如此,美国还对以色列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Mearsheimer与Walt认为,在冷战时期,以色列是美国的战略财产,而是时至今日,以色列已经是美国的战略负担,亲以色列利益集团对美国政策的影响不利于美国灵活的处理与中东国家的关系。美国应该摆脱以色列的影响。两位作者还举了新近的例子,譬如2003年入侵伊拉克,亲以色列利益集团是积极的推动者。伊拉克既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与基地组织毫无瓜葛,但美国却把大量的人力财力投放在了伊拉克。推翻萨达姆,受益最大的其实是以色列。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伊拉克再也无法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威胁了。而今天,亲以色列的利益集团又在努力游说美国国会对伊朗采取强硬措施,甚至试图说服美国国会使用武力直接打击伊朗,这样一来倒是为以色列铲除了一个眼中钉,但是恐怕美国又要耗上数以百亿计的军费以及几千条士兵的性命了。

最近一期的《外交政策》延续了这场辩论。除了请 Mearsheimer 与 Walt 重新陈述了他们的观点以外,还请了其它一些学者或是政治家参与辩论。第一篇做回应的是普林斯顿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的Friedberg,此公是东亚问题的专家,但是这篇回应却写得差的让人大跌眼镜,一上来就给 Mearsheimer & Walt ( M&W) 扣上了一个反犹主义的帽子,通篇除了对 M&W 的谩骂以外,别无实质性的内容,所以不值得一读,M&W 最后回应时也没有再多理会Friedberg的评价。

然后回应的是一个近东政策研究机构的研究员Ross,他认为左右外交政策的是领袖以及事件,而非游说组织。譬如,他强调进攻伊拉克是因为911事件,制裁伊朗是为了防止核武器扩散。这些与以色列并无太大关系。同时他还举例说以色列的游说团体也经常无法达成他们的目的。接下来回应的 Ben-Ami 是以色列的前外交部长,他的观点也与Ross类似认为亲以色列游说集团的能量有限,并不能左右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接下来发言的是布热津斯基,他首先澄清说 M&W 顶多不过是反以色列,不能被贴上反犹主义的标签,然后讨论了游说集团在美国影响,并认为迄今为止亲以色列的游说的集团是最成功的三个游说集团之首(其余两个是希腊与台湾的游说集团),并认为在将来墨西哥、印度和中国的游说集团也会大行其道。

最后是 M&W 的总结,感谢了布热津斯基的帮助澄清,并继续说明他们也不是反以色列,只是就美国自身利益而进言。同时再次举例证明了亲以色列集团的影响力,一言以蔽之:"We [ Mearsheimer and Wat] agree that U.S. relations with several Arab states are a key source of anti-American extremism, but backing Israel makes this problem much worse."

呵呵,总的感觉还是 Mearsheimer, Walt,布热津斯基一派更有说服力一些,这几位也是顶级的现实主义者了,尽管流派不同,实质上还是相通的,而几位反驳者则显得苍白无力。

Blog分类: 

从现在的角度看《孙子兵法》

呵呵,看到关于《孙子兵法》无用的讨论,凑过来聊两句。《孙子兵法》在现在而言,很大程度上是战略与决策学(Strategy & Decision Science)研究的范畴,套用一句俗语,《孙子兵法》是站在战略的角度上看待问题的,而不是具体的告诉你在战场上一步一步该怎么做的手册。任何Step by Step的战争手册都会受到时间、空间以及技术的限制的,譬如具体的排兵布阵,只有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以及时代下才有用,在北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阵法拿到南方去剿灭倭寇未必管用,北宋与金对时的战争手册,到了清末与西方列强交锋的时候说不定还会帮倒忙,虽然战争手册可能非常的详细,但是使用的范围太狭窄,而《孙子兵法》则是在努力系统的总结一些更为广泛的规律。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每次都在理想状态下从你们家二楼的阳台往下仍"理想"的垃圾,自由落体,多扔几次,凭着经验可以写本手册《从我家二楼阳台在理想状态下扔"理想"垃圾的落地时间》,这本手册对于你们二楼的邻居很管用,但是在你们楼其他楼层的住户那里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个时候牛顿运动定理就更有用处了,《孙子兵法》之于具体的战争手册就像牛顿运动定理之于《从我家二楼阳台在理想状态下扔"理想"垃圾的落地时间》,各有各的用途。

瞎扯了这么多,来点儿科学的。杜克大学的牛铭实与加州理工的 Ordeshook 94年在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上发表了一篇 " A Game-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Sun Tzu's The Art of War ",以现代博弈论的观点来评价《孙子兵法》,下面是摘引的他们Abstract:

The thesis of this essay is that he [Sun Tzu] can be credited with having anticipated the concepts of dominant, minmax, and mixed strategies, but that he failed to intuit the full implications of the notion of equilibrium strategies. Thus, while he offers a partial resolution of 'he-thinks-that-I-think' regresses, his advice remains vulnerable to a more complete strategic analysis. In judging Sun Tzu's contribut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strategy, however, we should keep in mind that resolving circular reasoning in some circumstances requires the use of advanced principles of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s, and so we should not 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Sun Tzu's treatment of information is incomplete. Indeed, we should marvel at the fact that he understood intuitively as much as he did.

简而言之, 从intuitive的角度来看,孙子基本上已经做到极致了,你总不至于希望他老人家在2500年前就彻底构建现代决策学的形式基础吧? 呵呵。

另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在讨论中被骂做无用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没什么意义,可是95年的时候,加州伯克里一位同学阐释这7个字的文章几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研究,此人现在也已经是让人高山仰止的牛人了,呵呵,经典的力量:)

Blog分类: